并非所有的子宫肌瘤均需行介入治疗。其主要临床适应证为:子宫肌瘤引起明显相关症状,如经期过长、量大、痛经、出现直肠、膀胱压迫症状、明显腹部包块、造成不孕或流产以及发现肿瘤后造成明显的心理症状等。子宫腺肌瘤病、功能性子宫大出血和产后大出血均以出血为主要症状,介入治疗的目的为止血。
介入治疗技术要点:
1、均要求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一般情况下采用3F或5F导管及超滑导丝即可达目的,必要时可采用微导管。子宫动脉开口变异较大,可先行髂内动脉造影,了解其起点。因其向前开口,正位投照有重叠,斜位更有利于显示。
2、目前国内使用的栓塞剂主要有PVA微粒,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和海枣微球,均为末梢性栓塞剂。PVA微粒颗粒以500μm-710μm为宜,海枣微球可选用700-900μm。平阳霉素用量以4―8mg为宜,肿瘤较大者亦不超过16 mg,碘油用量为4-10ml为宜,视肿瘤大小而定。平阳霉素用水溶性碘造影剂溶解,与碘油的比例为0.5-1:1。
3、释放栓塞剂时必须在透视监视下缓慢注入,以防产生顺行性或返流性误栓。
4、栓塞程度的控制十分重要。用PLE时,以宫体大部分染色为宜,一般不需要加用明胶海绵。如在治疗期间仍有较大量的阴道出血,加用少量明胶海绵有即时止血的作用。用PVA则栓塞达到子宫螺旋动脉不显影为宜,不必使其主干达到完全栓塞。
5、子宫腺肌瘤病、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栓塞剂和栓塞方法与子宫肌瘤相同,产后大出血则先用明胶海绵栓塞即可达到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