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没手术指征只需定期随访
在“乔医生”健康问答中,经常会有读者咨询,子宫肌瘤该不该手术治疗。对此,万贵平指出,子宫肌瘤到底该采取何种办法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定。
据万贵平介绍,子宫肌瘤是女性的多发病,成年女性的发病率接近30%,该病与肥胖、糖尿病和家族史等都有关系。子宫肌瘤对于很多中年女性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因为子宫肌瘤是妇科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经研究发现,年龄在30-50岁之间的妇女,接近30%患有子宫肌瘤,此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且大多数症状不明显。
子宫肌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月经改变:如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增多,尤其是短期内大量出血,可造成病人严重贫血。肌瘤增大时,可压迫邻近器官而出现尿频、便秘、输尿管积水、肾盂积水等。肌瘤一般情况下不发生疼痛,但如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引起急性腹疼;黏膜下肌瘤可刺激宫缩,发生痉挛性疼痛,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引起剧烈疼痛。子宫肌瘤还可引起白带增多及不孕。亦有人无任何不适,因体检做B超妇科检查,方发现患有子宫肌瘤。
那么,子宫肌瘤应如何治疗呢?万贵平表示,如果多发肌瘤大到相当于怀孕2个半月以上时,或者单发肌瘤直径大于5厘米时,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没有达到手术指征的,只要定期随访,每3-6个月查一次B超就可以了。
人流多引发巧克力囊肿高发
17岁的小萍(化名)还是一位职校的学生,因为最近几次来例假时,每次都痛得连课都不能上,才到医院就诊,经过B超检查,万贵平告诉小萍,她患上了巧克力囊肿。“为什么我会得巧克力囊肿呢?”小萍的疑惑,经过医生仔细的询问,终于得到了解答,原来,小萍虽然年龄不大,但15岁就做过人流,而人流正是引发巧克力囊肿的主要因素之一。
据万贵平介绍,如今,巧克力囊肿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很高,占到20%左右,发病人群为育龄期妇女,绝经后病灶就会自然萎缩。万贵平解释,巧克力囊肿也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部分患者都有人流史,人流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种植,也与自身胚胎因素、后天环境因素等有关,由于子宫内膜细胞随着血液流淌,停在哪就种到哪,可以到处异位种植,肺部、颅内、鼻腔等都有可能是子宫内膜的“温床”,“有时五官科会接诊到鼻出血的病人,最后被诊断为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的鼻出血。”而且,万贵平表示,随着人流的年轻化,巧克力囊肿也有年轻化趋势。
对于育龄期妇女来说,巧克力囊肿除了会引起经期明显的疼痛、平时小腹有轻微的胀痛、性交痛之外,最严重的是会影响生育。“除了巧克力囊肿本身会造成输卵管粘连、梗阻引发不孕外,巧克力囊肿导致的内分泌紊乱也会影响卵泡的发育,从而导致不孕。”所以,万贵平提醒,巧克力囊肿应该及时治疗,目前,通过腹腔镜手术可以让患者治疗时免受开腹之痛。
性生活出血一查是宫颈癌
38岁的陈菊(化名)跟随丈夫从外地来南京打工,半年前,陈菊就因为性生活引发出血,对于她来说,这是一个很羞于启齿的话题,而且,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她也不愿意到医院去花这冤枉钱,“也许是有什么炎症吧,过阵子就会好的。”陈菊自我安慰道。
最近,陈菊发现自己的症状越来越重了,迫不得已,她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就诊,让她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是,医生怀疑她患上了宫颈癌,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最终的检测结果证明了医生的怀疑,这对陈菊来说无疑是晴空霹雳,癌症,对于她来说就是死亡。不过,万贵平告诉她,她发现得还算及时,还有手术的机会。
据万贵平介绍,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妇女的各种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位,且年轻患者近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有80%的患者被确诊时已发展为侵润癌(即可扩散,影响寿命)。然而,只要早诊早治,其治好率可达100%。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子宫颈癌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所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减少宫颈癌发病率的重要措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育龄妇女1-2年做一次宫颈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