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体重增长标准是有相关规定的,如果孕妇体重增加过多,反而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但是如果孕妇体重增长不足,会导致胎儿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孕妈的体重是需要控制在一个稳步增长的状态的。
首先,孕妈需知道自己孕前的体重以及初次产检的体重;然后将初次产检测得的体重作为估计未来孕期体重的基准值,怀孕后孕妇体重增长的范围由孕妇身体条件所决定,一般来说体重在正常增长范围在10-13kg之间。如果体重不增加或增加范围小于正常,可能是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孕妇营养不良所导致。如果每周体重增加超过0.5kg,应注意有无异常情况发生,建议去医院检查。
根据孕前体重的不同,增加的体重量也会有所不同。一般用计算BMI的方法来判断。
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体验:有些孕妇在孕期体重可能长了好几十斤,但有些妈妈就只是长了十多二十斤。主要是很多妈妈的吃食都差不多,就连吃的分量都差不多,但是体重却是差距如此之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还有很多孕妇担心自己太胖或者太瘦对宝宝都不好。那么孕妇在孕期体重增长多少斤是合适的呢?是对宝宝有好处的呢?
孕期肥胖会对孩子日后数学能力和阅读能力有负面影响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利用1979年美国全国青年纵向研究(NLSY)母婴调查的相关数据,对研究期限内出生的3412名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开始时,这些孩子年龄为5—7岁,都没有出现身体或认知问题。同时,他们对这些孩子母亲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进行了研究。其中一半母亲怀孕前BMI正常,9.6%的母亲BMI超过30(肥胖)。排除其他变量因素之后,研究分析发现,孕期肥胖会对孩子日后数学能力和阅读能力测试结果构成负面影响。母亲孕前肥胖平均会导致孩子阅读能力低3分和数学能力低2分。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都觉得说这有点马后炮,但是这一点确实很关键,这也是你产后恢复身材的一个根本原因。不少有经验的妈妈都知道,在孕期不控制体重或者说没有控制住体重的话,产后恢复就很难回来,但是要规避一个概念,孕期控制体重可不是减肥哦!那么孕期合理增重的标准和范围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细说一下吧!
孕期每周体重增长标准
孕期到底应该增重多少?正常的增重标准又是什么?这得和你孕前的BMI指数来判断,而根据一般的参考标准来看,孕期体重增长标准大致是这样的:
导致孕妇在孕期体重增长的过快有很多的原因,因为本身体重的增加也就是由胎儿的增长和自身乳房等部位的增大等很多原因引起的。体重增长地过快最基本地可以从孕妇日常的饮食中获得信息。
如果孕妇的体重增长地过快,首先要具备控制体重的意识,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尽量地避免过多地摄入高热量的食物。为了避免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也不能因为要补充营养而过量摄入的血糖指数较高的食物和频繁摄入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
孕期的准妈妈们同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加以控制增长过快的身体,运动可以促进孕妇肠胃的消化,当时不能太多,以不劳累为原则,可以采用散步等不同的较为温和的方式进行。
1、怀孕前瘦弱
怀孕前偏瘦,体质指数(BMI)不足18.5的孕妈咪,孕期体重就该多长些。美国有标准认为,孕前瘦弱的女性,孕期体重增长应达到12.5-18千克。这就意味着,合理的增长过程是,孕早期3个月体重增加2-3千克,孕中晚期平均每周体重增加0.25~0.5千克。
2、合并水肿
1.妊娠糖尿病
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体重增长过快的时候,身体就会分泌出来更多的胰岛素,由此来维持增胖后身体的脂肪和蛋白质、糖分的代谢。这样的改变会导致以前可能没有糖尿病史的孕妇妈妈在妊娠期间出现糖尿病的情况,或者导致本身有糖尿病的孕妇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2.妊娠高血压
其实,孕妇体重增长,是随着怀孕月份的增加而增加的。至于增长的速度,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文,小编将为大家介绍十月怀胎期间孕妇体重增长标准(包括孕妇体重增长曲线图),让你一图读懂孕妇体重与胎儿健康发育的所有信息。
一般情况下,孕16周以后,体重出现明显增长;孕16~24周时,每周增加0.6公斤;孕25~40周时,每周增加0.4公斤整个孕期,体重增长11~15公斤
孕妇体重增长标准(表)
如果孕妇体重长过快、有超重的可能性,建议日常饮食中就不要吃高热量的食物,比如花生酱、坚果,可以改吃水煮鲔鱼、低脂奶酪等。同时为了确保有足够的营养传送给胎儿,建议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体重管理。此外,千万不要绝食,以免对自身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1、谨记每日的饭餐都要符合高蛋白质和低卡路里。牛奶和奶类制品、豆腐和纳豆都含有高蛋白质。
2、孕妇必要的营养基本上都是由正餐吸收。至于零食,可以将它当做是正餐的一部分,但不能完全取代正餐,并尽量选择低卡路里的。
青春期:发育前,少年可能会有极少量不成熟的精子。“发育的引擎”开动后,会逐渐出现阴囊和睾丸增大,阴毛、储精囊发育。到14D16岁,成熟精子出现,并有遗精现象。
20D29岁:这是男性一生中精子最活跃的时期。每一个“小蝌蚪”都随时准备使卵子受孕。这也是保护精子健康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男性积极运动,能明显延长精子活跃期,也会降低日后发生勃起障碍的几率。
30D39岁:男性雄激素水平开始下降,精子数走低,勃起变差。35岁男性出现不育的几率,是其25岁时的两倍。同时,此时精子DNA受损的几率也在上升。这一年龄段的男性要少吃豆制品、多吃高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