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病因复杂,根据其病因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睾丸产生精子的功能受损,就是睾丸本身不能产生精子,称为非梗阻性无精症;另一类为睾丸可正常产生精子,但输送精子的管道系统不通畅造成精子无法随精液射出体外,称为梗阻性无精症。
另外无精症一定要与不射精症、逆行射精相区别。不射精症为性交后没有精液射出,而逆行射精是精液进入膀胱内,而无精症是性交后有精液射出,但精液中没有精子。
常见病因如下:
①精子生成障碍:
先天性畸形如无睾丸、隐睾、睾丸发育不良。
睾丸外伤,输精管动脉外伤,睾丸扭转,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等所致的睾丸萎缩。
内分泌疾病如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某些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如克氏症等、Kallmann氏综合征等。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对睾丸生精上皮破坏是不可逆的。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氨甲蝶吟、秋水仙碱等也可对生精上皮造成不可逆损害。
②精子输送障碍:即睾丸中能产生精子,但由于精子输送管道梗阻,导致精子无法随精液射出体外。其原因包括:
先天性输精管缺如、输精管外伤、结扎。
淋病性、结核性附睾炎、附睾前列腺结核导致的附睾管的梗阻。
射精管口阻塞。
明确无精症的诊断相对简单,连续3次精液离心后检查,如均未发现精子,则可诊断为无精症。
诊断梗阻性及非梗阻性无精症目前有一套成熟的诊疗程序。包括精液量、PH值、精浆生化检查、最后是睾丸活检。目前输精管造影的方法已很少采用,因为据信造影会对输精管造成进一步损害。
如何治疗?
1、对于非梗阻性无精症传统的治疗方法可通过促生精药物改善睾丸局部血运及营养状况,或可改善睾丸的生精功能,但疗效大多不满意。
2、目前最常用的药物如:维生素E,施尔康,左旋肉碱,以及中成药如:五子衍宗丸、生精胶囊等。
3、目前治疗非梗阻性无精症新的突破就是显微外科取精术的应用,可能会给这些患者带来福音。具体方法:取睾丸部分组织在显微镜下可能会发现少量精子存在,保存精子可运用人工助孕技术即试管婴儿的方法使该类患者拥有自己的孩子。其缺点是费用较高,成功率偏低。
4、梗阻性无精症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或辅助生育技术。手术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堵塞的输精管通畅,使精子随精液排出体外,从而达到自然怀孕的目的。方法:主要采用显微外科的方法如:显微输精管端端吻合术,其成功率可达90%;附睾输精管吻合术成功率约为70%。优点是可以自然怀孕。
5、辅助生育技术是用穿刺取精的方法取出精子及女方的卵子,在体外行单精子卵泡内注射,体外培育成受精卵而后植入女方子宫,达到生育的目的,其成功率约为30%。缺点为费用较高,成功率偏低,另外父系Y染色体异常疾病可能遗传给子代中的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