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可改善内膜状态便于胚胎着床,对于维持妊娠是很重要的,早期由妊娠黄体分泌,孕8~12周由胎盘提供。因此,探索黄体酮在复发性流产中的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最近,英国伯明翰大学医学院的Coomarasamy学者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双盲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提示对于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者,孕早期予以黄体酮制剂不增加胎儿畸形风险,但并不能改善新生儿活产率及围产期结局,文章最近发表在NEnglJMed上。病例来源于英国36家医院及荷兰9家医院,纳入标准:18~39岁有生育要求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者。排除标准:近1年内不能妊娠者、抗磷脂综合征、子宫形态异常、夫妇染色体异常、合并糖尿病或甲状腺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基础疾病者、行抗凝治疗者及其他孕激素使用禁忌证。
初次尿妊娠阳性证实怀孕后(孕周小于6周),复发性流产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予以400mg阴道黄体酮凝胶制剂,2次/日,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治疗至孕12周。初级指标为孕24周以后的活产率,次级指标为孕6~8周可见孕囊,12周可见胎心搏动、孕 24周前流产及分娩孕周、产后28天生存率、先天畸形情况。
围产期评估指标:先兆子痫、胎膜早破、小于胎龄儿、产前出血情况、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体重、脐动脉血PH、Apgar评分及是否使用唿吸机支持。
2010年6月23日至2013年10月23日,共836名女性自然受孕,黄体酮组 404名,安慰剂组432名,随访率98.8%,黄体酮组活产率为65.8%,对照组为63.3%,两组的妊娠率(6~8周)、持续妊娠率(大于 12周)及异位妊娠、流产、死胎及围产期结局无差异,两组共533名孕妇于24周后分娩,黄体酮组34周前分娩率为3.8%,安慰剂组为3.7%,两组的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总的新生儿畸形发生率为3.5%,黄体酮组为3.0% ,安慰剂组为4.0%。两组的围产期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
既往研究显示肌注黄体酮疗效更好,但对照研究显示阴道黄体酮制剂在降低早产风险方面的疗效与肌注相当,且使用方便。因此,对于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者,孕早期予以黄体酮制剂虽是安全的,不增加胎儿畸形风险,但也不能改善活产率及围产期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