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如何努力与它和平共处呢?无论现在还是过去,无论药物还是手术,我们总体的目标就是:缓解疼痛,增加受孕机会,防止复发和恶变。
一、缓解疼痛
缓解疼痛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我们考虑到的就是止痛剂,我们临床常用的止痛剂有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双氢可待因、吗啡等,这些止痛剂各有利弊,前两者没有成瘾性,但胃肠道副反应比较重,后两者有成瘾性,但胃肠道副反应轻。另外一类药物就是激素类药物,如孕激素、抗孕激素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也有镇痛作用。还有中药止痛效果也不错,其中的有效成分与西药相似。因疼痛存在诸多主观因素,个体差异较大,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止痛剂。
目前对疼痛引起的躯体、心理反应,较过去认识有所提高,对止痛剂的应用也不像过去认识的那样狭隘。止痛的首要原则是不让疼痛干扰疼痛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止痛最大副作用应该是疼痛缓解后,疼痛者忽略疾病的存在,导致疾病加重而不觉。
缓解疼痛与疾病本身缓解无关,千万不要以为疼痛消失了,这种病也就没有了。
二、增加受孕机会
增加受孕机会的措施,主要从恢复解剖结构、减少病灶存在、调整内分泌失衡、辅助受孕等方面着手。前两者需要手术治疗,后两者需要药物治疗。
这类手术无定法,手术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将子宫内膜异位破坏的解剖结构恢复到病前的自然状态,同时尽可能祛除病灶,避免重要脏器损伤。因为过多的清除病灶,一是损伤重要脏器的可能性增加,二是大面积的损伤会导致恢复的解剖结构,因粘连再次遭到破坏。因此这种手术实施越早效果越好,腹腔镜手术是首选。
另外这种疾病一部分会伴随内分泌失调,也是不孕的因素之一,需要药物调整,必要时使用辅助生育技术助孕。妊娠本身不能改变疾病的结局,只是在妊娠期间由于孕激素的作用,使异位子宫内膜与在位子宫内膜一样发生蜕膜化,从而使疾病相对静息下来,哺乳期由于泌乳素升高抑制了卵巢激素,也对异位子宫内膜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延缓了疾病的发展。并非讹传的那样疾病会被孩子带走。
三、防止复发和恶变
这种疾病的复发率很高,几乎是100%,未复发只是时间不足够长,好在恶变率极低,一般不超过1%。因为病因不确切,预防复发的理由也不成分。但临床现象告诉我们,流产后病情会加重,使疾病表现明显,所以应该避免意外妊娠;另外雌激素能够促进疾病的发展,如果需要服用雌激素需要在大夫指导下应用。依据中医理论也不适合生冷辛辣饮食。
总之,定期复查,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有效控制疾病复发、恶变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