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由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引起。
宫缩乏力可因产妇产程中过度疲劳,没吃好休息好,导致产程延长,产后宫缩乏力;也可因胎儿过大、羊水过多、双胎妊娠,子宫肌瘤,子宫发育畸形等,导致的产后宫缩乏力;或者产程中过多的应用镇静、镇痛药物,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胎盘因素多由产后胎盘滞留,没能尽早在15分钟内娩出,或者有胎盘的黏连或植入,胎盘的残留,导致产后的大出血。
分娩时由于胎儿太大,或娩出过快、急产,或手术助产导致的会阴、宫颈的裂伤,发生了产后的出血;
孕期的血小板减少,肝功能的异常或合并有肝脏疾病,妊娠并发症,如胎盘早剥、羊水栓塞,重度子痫前期、死胎等,均可增加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后出血的风险。
而晚期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为:胎盘胎膜的残留、子宫胎盘附着创面的复旧不良、子宫的感染,或者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的愈合不良导致。
产后出血是可以预防的,减少人流刮宫,孕期控制体重增加,控制胎儿大小,积极治疗孕期并发症,防治贫血;产时做好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的分娩预案,积极防治严重产后出血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证母婴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