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产宝宝发育特点
觉醒与睡眠:早产宝宝没有形成完整的觉醒与睡眠周期:轻轻摇晃出生时胎龄在28~31周之间的宝宝,他可以从睡眠中醒来并持续几分钟;胎龄在32~36周的宝宝,已出现觉醒睡眠交替周期,可自发睁眼和转动眼球,但觉醒时间短于足月儿。新生儿期约每天睡眠20小时左右。
对光刺激的反应:28周~31周之间的早产宝宝会出现眨眼,32周~36周之间的早产宝宝会出现闭眼动作。没有出现追随光的反应。
对声音的反应:胎龄28周的早产宝宝仅对噪声有眨眼和惊跳反应;随着胎龄的增长,对于声音的反应逐渐敏感和明确,当听到声音时,早产宝宝会中止进行中的动作或出现张口反应,胎龄到40周左右的早产宝宝才出现明确的定向反应。
肌张力:安静状态下,28~31周的早产宝宝的姿势为四肢自然伸展或轻微弯曲;32周~35周的早产宝宝下肢屈肌张力增加,其姿势为髋和膝关节屈曲;36周后屈肌张力进一步增加,出现足月新生儿典型的四肢屈曲姿势。
运动:28~31周的早产宝宝主要表现为动作缓慢的扭动及偶尔大幅度的肢体屈曲;32~35周时出现屈曲髋和膝关节的动作;36周后出现主动的四肢屈曲动作,头可以竖立几秒。
2、交流与玩耍
交流:当宝宝能安静觉醒一会儿时,可温柔地看着宝宝的眼睛和他说话,尤其是喂奶时更要这样做。宝宝对人的表情感兴趣,家人的目光对视、微笑表情和温柔的话语是很好的亲子交流。
玩耍:让宝宝自由地看、听、活动四肢和触摸养护人。
给宝宝看人脸是很好的刺激,当宝宝不感兴趣了,如出现闭眼、转头、打哈欠等疲劳状态,要及时停止。
给宝宝听轻柔舒缓的音乐,或距离宝宝耳旁约20cm处轻轻摇动带柔和响声的花铃棒,引宝宝转头。
看鲜艳的玩具:在宝宝周边约20厘米处挂色彩鲜艳的玩具。当宝宝注意玩具时,慢慢移动玩具,吸引宝宝眼睛跟着移动。
听柔和的声音:小宝宝喜欢听轻柔舒缓的音乐、柔和高调的说话声。对宝宝轻声说话,并看着宝宝的眼睛;做出微笑、张口、吐舌等表情,鼓励宝宝模仿。
抚摸宝宝:当宝宝身体状况稳定时,每日给宝宝进行全身按摩。做按摩时,要用亲切的话语同宝宝说话,使宝宝情绪愉快,全身放松。床面要平坦、舒适,但不要过软。通过轻轻地拍打、抱紧宝宝,让宝宝的皮肤紧贴着妈妈或爸爸的皮肤进行肌肤接触,不仅利于促进亲子感情,还有助于安抚烦躁的宝宝。
爸爸妈妈要学会识别宝宝的动作、声音和哭声,及时满足宝宝的需要,如饿了喂奶,尿了及时换尿布,冷了及时加衣服。这样可减少宝宝的紧张,建立亲子间的信任。与早产宝宝玩耍时,动作要缓慢而轻柔,当宝宝将头转向另一侧时,或不再注视你时,表示他玩够了、玩累了,应停止活动,让宝宝休息。
早产宝宝视听觉功能发育还不成熟,超过宝宝接受能力的视听刺激如噪音、强光等,会影响其正常发育,宝宝会出现呼吸暂停、心率及血压的急剧波动等异常,还可能产生睡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听力下降、体重增长不好等长期影响。宝宝房间的用品颜色不要过于明亮和鲜艳,与宝宝说话要轻柔,以免强光或噪音对宝宝生长发育产生的不良影响。
俯卧抬头训练:在喂奶前1小时,空腹、觉醒状态下进行。床面要平坦、舒适,不要太软以防堵住口鼻。在宝宝腋下垫一个小枕头,双上肢放于枕前,高度为双肘屈曲时双手能触及床面,成人在前面与宝宝说话或用玩具逗引,促进其抬头。每日训练1~3次。
矫正胎龄40周内的早产宝宝以发育支持性护理为主,避免各种声、光的刺激。对于紧张的宝宝,可用袋鼠式护理,避免引起宝宝不安。对于有严重脑损伤的宝宝应根据其状态给予适宜刺激,长时间或频繁的刺激不利于脑损伤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