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因素:
1、遗传 外翻畸形的发生与先天性因素有关,约一半病例有遗传因素。
2、穿高跟尖头鞋 是[外翻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尖头鞋的前部为三角形,高跟站立时,足前部被塞入一窄小的三角形区域内,坚硬的鞋面迫使趾外翻并略外旋,小趾内翻略内旋,中间3趾近端趾间关节强度屈曲,跖趾关节和远端趾间关节过度伸直。
3、各种炎症 尤其是类风湿,常因关节破坏形成向外半脱位,呈外翻畸形。
病理表现:
外翻的病理改变归纳为:
①外翻,跖趾关节半脱位;
②第1跖内翻、囊炎;
③第2、3跖骨头处胼胝;
④第2趾呈锤状趾;
⑤第1跖趾关节骨关节炎。
治疗:
1、非手术疗法早期病变,疼痛较轻者,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穿着前部宽大的跟高不超过62.5px的鞋、按摩、搬动趾向足内侧,在沙土上赤足行走,锻炼足肌,热敷,休息等。体操矫正外翻也有一定疗效,即在两侧第1趾上套橡皮带做左右相反方向牵引动作,2次/d,每次5~10min。设法减轻对骨突的压力和摩擦,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骨突周围放一软的垫圈,如果疼痛局限于囊炎或跖趾关节,可以辅助各种支具治疗。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纠正畸形,适用于中晚期病人。有些外翻畸形很严重,但并不痛,则不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已报道的有200多种,可归纳为5类:
①软组织手术:主要将收肌在近节趾骨的止点切断,移位于第1跖骨头的腓侧,以McBride手术为代表;
②骨切除术:切除部分骨骼,使挛缩的软组织松弛,解除症状常用的有Mayo手术和Keller手术;
③矫正第1跖骨内翻截骨术,或同时施行软组织手术和(或)骨切除术;
④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
⑤小切口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