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龄:女方年龄大于30岁自然流产率开始上升,45岁以后可达74.5%,男方35-40岁以后,流产风险逐渐增加。
2、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包括夫妇双方染色体异常及胚胎染色体异常,胚胎染色体异常出现率为46-54%,流产发生越早,胚胎染色体异常率越高。夫妇一方或者双方染色体异常率为4-7%,常见的有平衡异位,流产物常是空囊或者结构异常的胚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戴宁
3、子宫畸形: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子宫发育不良等。
4、宫腔粘连:多种理化因素损伤子宫内膜及肌层导致子宫壁相互黏连,重度粘连可引起不孕,轻度或者中度粘连与流产关系密切。
5、宫颈功能不全:病理性宫颈扩张是晚期复发性流产及早产的重要原因。
6、子宫肌瘤:肌瘤可以使宫腔变形,刺激子宫收缩,影响内膜血液供应等影响孕卵着床发育。
7、感染: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淋球菌、疱疹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可引起早期流产。
8、内分泌因素: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症,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约占复发性流产12-15%。
9、血栓前状态:血栓前高凝状态可导致子宫胎盘部位微小血栓形成,从而导致胚胎缺血、缺氧致使胚胎发育不良或者流产。
10、免疫紊乱:复发性流产50-60%与免疫紊乱有关。其中自身免疫性复发流产多见于抗凝脂抗体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母儿血型不合、抗精子抗体、抗透明带抗体等。同种免疫性复发流产主要母体缺乏保护胚胎的封闭抗体。
11、精子质量、形态、染色质异常。
12、环境因素:环境激素、环境抗生素、放射性物质、噪声等等。
13、不良生活方式:抽烟、酗酒、熬夜、紧身衣裤,露脐装等等。
14、压力过大、紧张、恐惧、焦虑、悲伤等不良心理刺激,降低免疫功能,破坏内分泌平衡。
15、 药物:一些有生殖毒性的药物也可以引起不孕及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