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人口调查显示,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女性晚婚晚育的趋势逐渐明显,自从2015年国家开始全面实施二胎政策后,我国高龄孕妇人数在快速上升,产科医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何在孕前与孕期做好高龄孕妇的孕期保健,是预防母儿并发症和避免不良妊娠结果的关键。
高龄孕妇会面临哪些风险?
与育龄孕妇(指具有生育能力年龄阶段的女性,其年龄范围为15~49岁)相比,尽管高龄孕妇接受过更高水平的教育、具备更好的经济能力、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健康运动意识,即便如此,随着生育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并发症仍未减退。高龄孕妇发生不孕、死胎、胎儿畸形、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自35岁以后明显增高。
高龄妇女自然流产率与胎儿畸形率增加
调查表明:
<35岁自然流产率为10%~15%
35岁以后的自然流产率为25%
≥40岁以后自然流产率为35%
高龄妇女流产率明显增高与卵巢功能下降、受精卵质量下降有明显关系。此外,高龄妇女一般子宫内环境不利于妊娠的维持,与内科合并症(如慢性高血压、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增高都有关系。高龄使遗传物质容易发生畸变和异常,≥35岁的高龄产妇面临围产期死亡、低出生体重儿、早产、胎儿染色体畸形、胎儿畸形等不良围产期结果的风险比20~34岁的产妇高1.6~2.6倍。
高龄孕妇的孕期管理:
完善孕前评估:
对于有高危因素但有意愿再次生育的妇女,必需进行孕前咨询,充分评估再次妊娠的风险,及时干预妊娠合并症。如检查体重、血压、血糖、甲状腺功能;关注月经情况、排除妇科肿瘤;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应注意子宫切口情况;指导合理饮食和运动。
进行孕期筛查:
所有高龄孕妇,应在妊娠11~13+6天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带厚度(NT)、鼻骨、神经管等是否有缺陷,如果有以上超声软指标异常,可行绒毛活检或羊水穿刺来了解染色体有无异常。
高龄孕妇,无论单胎还是双胎妊娠,孕12~14周都建议采用无创DNA来确定胎儿是否有染色体疾病(如13、18、21-三体综合征),其准确率可高达99%。如果无创DNA检测发现异常,一定要通过绒毛活检或者羊水穿刺来进行复核与确诊,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完善产后康复:
产后可进行适当心理咨询,预防并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还可加强盆底康复训练与指导,完善高龄产妇育儿指导,同时关注产褥期宣传与指导。
随着高龄高危孕妇人数的增多,必须加强孕前和孕期管理。可以设立高龄孕妇门诊、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门诊等;多措并举,降低缺陷儿出生率;规避孕产妇与胎儿相关风险并减少围产儿并发症,迎接健康宝宝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