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抗凝物质最初是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中鉴定出来, 是可在体内自然产生或因自身免疫而产生的异质性免疫球蛋白, 它可使磷脂依赖性的凝血间延长, 然而并非所有 SLE 患者均有狼疮抗凝物质,也不仅限存于 SLE 患者体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等也可出现。
复发性流产多因胎盘血管微血栓形成引起血循环障碍,影响胎儿血氧供应,使胎儿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导致胎儿流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 狼疮抗凝物质 主要成分为 IgG、IgM 或它们的混合物,而妊娠妇女胎盘可产生丰富的各种种类的免疫球蛋白,胎盘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某些因素的刺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可能包含有狼疮抗凝物质,当狼疮抗凝物质进入血液系统是会引起妊娠妇女凝血、抗凝系统及血管和血小板等均发生变化。
对狼疮抗凝物质阳性的 复发性流产患者可实行临床早期干预治疗,一是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常用强的松;二是预防血栓的形成,常用肝素和(或)阿司匹林。 早期抗凝治疗对狼疮抗凝物质阳性患者的妊娠结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因此对复发性流产的孕妇进行狼疮抗凝物质 的检测,将有利于临床及时作出诊断和早期治疗,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胎儿生长受限及宫内窘迫等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狼疮抗凝物质可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查即可,44 s为结果阳性 。